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信息资讯 >> 乡镇之窗 >> 正文

凤山镇凤凰社区:从“要我扫”到“我要扫”,全民共治绘就文明治理新画卷

发布日期:2025年06月25日 09:10:08    来源:     编辑:     阅读次数:

文明 “新风” 拂街巷,共治 “活力” 润家园。在凤山镇凤凰社区,一场从 “集中整治” 到 “日常守护” 的环境治理革新正在上演:每月两次的全民义务清扫活动已成常态,每周五的茶叶交易街专项保洁成为默契,数名干群用扫帚 “画笔” 勾勒出 “颜值” 与 “内涵” 兼具的乡村新图景。

18F441

清晨六点半,凤凰社区集合点已热闹起来。社组干部举着 “分区作战图” 统筹调度,党员志愿者身披红马甲分发工具,居民们自带扫帚、垃圾铲自发加入 —— 这支由干群、商户、茶农组成的 “流动清扫队”,正以 “网格化包干” 模式向背街小巷、河道沟渠等卫生死角进军。“以前靠‘干部干、群众看’,现在微信群喊一声,大家都积极的出来一起打扫卫生,社区的卫生环境也是越来越好了。” 社区书记笑着说到。

16BC7F

作为全镇的茶叶交易场所,兴盛小组的广场每到周五便迎来数百名茶农。过去,交易结束后茶梗堆积、烟头散落,环境整治常陷入 “反复清、反复乱” 的怪圈。如今,社区推行 “清扫 + 宣传 + 自治” 组合拳,兴盛小组的广场实现了从 “脏乱差” 到 “洁序美” 的蜕变。如今,广场环境整洁美观,茶农和居民的环保意识显著增强,自治管理机制不断完善。未来,社区将继续巩固整治成果,不断优化管理措施,让广场始终保持整洁、有序、美丽的形象,为全镇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
15BBC8

当扫帚声成为文明的 “伴奏曲”,当志愿红成为街巷的 “主色调”,凤凰社区的实践印证着一个朴素真理:基层治理的 “最后一公里”,需要干部群众用脚步丈量,更需要以心换心的 “双向奔赴”。从 “一时美” 到 “持久美”,从“要我参与”到“我要参与”,这场没有终点的 “净社区” 行动,正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。